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通備隨筆30114


 通備武術怎麼教與怎麼學               李唐  20140114

    人是喜歡學習的,從出生到結束都在不斷的學習,有的人學拳成就高、有的人怎麼教總不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有個故事說一個徒弟老教不會,師父無奈說你去站馬步桩打空拳吧,也就沒再理他,三年後師兄弟個個有成,舉行比武,他老兄也參加,結果打他也不痛、摔他也不倒,身沉步穩,若挨到他一拳就受不了。其實探討起來,還真有它的道理,這道理後頭再談。

    學習分為兩種,一種是有規則而且明顯的教學法,稱為「外顯學習」,就是我們一般在武館、或是操場上的正規教學,口令響起,一拳一腿、你來我往,或前進後退、左閃右避。另外一種稱為「內隱學習」,在不自覺之中、完全自動的、不受環境影響干擾、說不清楚是怎樣一回事就是學到了。

    有的師父教出的徒弟是個個有成就。有的師父功夫好人品佳,卻教不出好徒弟。同樣的師父教出的徒弟也百百種、成就不同。這些原因之一在教導者,另一個原因在學習者,今天的「腦神經科學」發達,可以從腦部的神經元反應更深入的瞭解學習方法與腦部反應的關聯性了。

    「內隱學習」對藝術性、抽象性的教學有極大的影響,如果師父對武術達到「藝術性、抽象性」的體悟,在教學的技巧與心態上就更要人拳合一、形意相隨了。如何「人拳合一、形意相隨」,就是在打拳時「捨身就意、意在拳中、人已忘形」,簡單說就是洪金寶打拳,「誰也不嫌他胖」。教拳如神打(上了身的乩童),喜怒哀樂、閃展騰挪、動進靜退、開合吞吐,表現於眉宇之間、舒展在腰腿胸背,還要能唸唸有詞。若有喜樂教導的心更能增強教練「後設認知能力」,隨時監控、調適教學的歷程以加強成效,又能教學相長(這也是武者的終身學習)

    也許看的胡裡胡塗的,不知道我說什麼,但是你看到好的舞者(好比楊麗萍)在表演時,看到的、感覺的是一隻美麗的孔雀(比真孔雀還美)在跳舞還是一個女人扮隻孔雀在手舞足蹈。柏林愛樂演奏四季時,你體會到春天的孕育力還是一堆樂器在發出聲音。當然觀眾也要有共鳴才演得下去。

    也就是說除了教導者的能力,學習者也需要有條件,習武者必須有熟練的練習,練的夠多(所謂:拳打千遍、身法自然),學習時能融入情境,而且學習動機強烈足以啟動教者的傳承心,還要與師父息息相通(真心信服老師-批判的態度、真理的肯定),才能徹底體悟老師的內涵。這時接收到師父傳授的是不只於「動作」,還有「精神、意念、態度與經驗」,也就是"meme(彌因)

    前文那位徒弟是笨?是成功了?師父是不負責任?是因材施教?或其他師兄弟太遜咖?講到這裡請自己想想,通不通都是一大進步,「學習是互動」的。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20131107 上海精武體育總會來訪

     上海精武體育總會今年第二度造訪台灣,並與本會進行武術交流。本會為表示歡迎,特邀漢光文教基金會與中華民國散打協會與摔角協會的理事長等文化武術團體與個人共襄盛舉。會中照例要進行兩岸的武術表演與交流。雙方各自拿出看家本領,精武會主要以資深教練為主,表演了功力拳等傳統拳術套路;在兵器方面則有即興的劍術套路、太極劍與雙錘等。
本協會則主要派出年輕一輩表演劈掛一路、八極拳、三才劍與七星刀等傳統拳術與兵器套路。兩岸在太極拳則各有擅場,漢光文教基金會帶來的太極拳偏向能舒筋活骨具養身功效,精武會則帶來數種風格各異的太極拳,主要偏向格鬥實用性。
     本次大會不僅場內熱鬧滾滾,並吸引不少場外觀眾駐足圍觀,堪稱最有人氣的一次聚會。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悼念恩師 馬賢達先生 通備門人陳炤明敬筆


悼念恩師 馬賢達先生
 
                                  
通備門人 陳炤明 2013
 

(2013)年對我而言,似乎是一個不平順的年。元月間西安傳來師母 白老師歸真的噩耗,六月中, 賢達老師又撒手人寰,半年內相繼失去兩位我最敬愛的師長,真令人不勝唏噓及心痛。

第一次拜見 賢達老師是在2006年。本著一股對武術探索追求的熱忱,那年三月我隨著李唐一起來到西安。當時我已經54歲了,對一位習武的人而言,早已錯過武術修習的黃金時期。然而  賢達老師並沒有嫌棄我。記得那次老師特地安排在西安郊外的一個叫上林苑的地方,約十幾天的時間,老師就全程陪著我們住在那裡傳授武藝。那年六月,在西安的大坊上,於眾多師兄們及老師的好友與前輩的見證下,我與李唐正式呈帖拜師。之後的六年間,我與李唐一次又一次的前往西安。從通備十路彈腿及戳腳等各種腿法與通備的各路趟子、到八極小架、八極拳、八極對接、八陣拳、六肘頭、八大招等八極系統拳法、健宗翻、萃八翻、站樁翻等翻子拳法、還有太淑拳、劈掛拳、青龍拳...等各劈掛拳法、以及短兵技法與各路兵器,如綈袍劍、劈掛刀、風磨棍、紐絲棍、大槍、以及五陰、七手、十三法等各路鞭杆。每一招一勢,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示範與解說,就這麼牽著我與李唐的手,一步一步跨進通備的大門。直到2012年以後,老師因身體狀況,再也無法教學。

  賢達老師出身於河北滄州武學世家,其父叔輩係近代鼎鼎大名的 馬鳳圖先生及 馬英圖先生。老師自幼在父叔親長的悉心教導下,已完整且系統的繼承家傳的通備武學藝業。之後在天津河北師院求學時期,又接觸與開拓更多的視野。期間在武術上即已有甚傑出之表現,屢屢在華北地區及全國之短兵格鬥競賽及散手競賽中獲得冠軍。1954年畢業後,即至陜西師範大學體育系執教,1962年又轉調至西安體育學院主持武術及競技之教學、訓練及研究工作,在西安體院教授長達22年,1983年初調任陝西省體委副主任,至2001年退休。老師長年居於西安,綜其一生,皆奉獻於武術研習與教學事業。回想在 賢達老師門下習藝的六年之間,給我最深的感觸有二:其一是老師對武藝教學的嚴謹與務實。或許是老師一生習武的背景及其豐富的實戰經驗。他老人家對武藝的傳授不僅務實,不偏離實戰,不求浮華。而且要求嚴格,在每個學生演練過程中,老師總是目不轉睛的盯著,一有錯誤,即時糾正。記得我有時腦筋轉不過來,動作一再弄錯或含糊不清時。老師總會氣急敗壞的訓念著:「又在自己騙自己啦」,並且一再的示範與解說,要求做到完全正確為止。其二是教學手法之高明與巧妙。老師在武術方面已累積近五十餘年的習練、整理及教學經驗。最讓我們折服的是他老人家教學手法之高明。可以這麼說,至目前為止,他是我所遇過的老師之中,教學手法最為高妙者。常常在學完一趟拳之後,我才恍然大悟為何之前老師會先教那些趟子。無形之中,也掌握住了這趟拳的核心招勢及要點。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斷演練,我才漸漸體會到為何他老人家常常說:「通備的藝業是當代武學中的精品」,並告誡我們將來傳藝要謹慎,這其中的深層含意。

除了武術教學之外, 賢達老師數十年來亦為中國武術運動作了無數的貢獻,1973年受中國國家體委委託,執筆修訂了「武術競賽規則」,經審定後成為日後全中國武術競賽的規範。並經常出任武術、拳擊、擊劍、摔跤等競賽項目裁判,多次出任中國全國武術比賽總裁判長、總評議長及仲裁委主任等職。1995年被國家武術運動管理單位授與「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教授」。1998年並由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評為最高段位九段。曾擔任「中國武術大辭典」巨著主編,另有「武術基礎練習」、「中國短兵」等著作。我記得老師曾多次說起,當年他編了那套「五步拳」,為許多人解決了初學者基礎步法的問題,也流傳到各地普遍成為武術入門的基礎教材。其實我覺得老師最受人敬重的並不是那些頭銜(老師曾任陝西省武協主席、中國武協委員、常委、副主席。陝西省體委副主任、陝西省政協六屆、七屆常委等職),而是他一生對武學嚴謹的態度,踏實的教學與孜研、及對武術的奉獻,名符其實稱得上是當代傑出的武術大家、習武者的典範。

賢達老師是在617日凌晨歸真的,享年82歲。 619日在西安大清真寺舉行穆斯林的禮拜儀式後,隨即安葬於西安郊外的穆斯林墓園。記得那天還是個晴朗的大熱天,在阿訇及大家的誦經聲中,當我隨著諸位師兄弟們將黃土一鏟一鏟的鏟進老師的陵寢墓穴中時,思緒隨之起伏,腦海中不禁又想起那些跟隨老師習藝的情景,在習武場上,看著我們演練時,老師經常急促的叮嚀著:「含著(含胸)、含著、動腰、動腰..」;當我們作的不對時,老師總會大聲喝著「NO-NO-」;當我們練的還有些樣子時,老師常會高聲說著「好袛-」、「欸-有門啦」。還有每天當我們學習結束時,在老師家中喝茶,老師常會說著一些武林典故及一些前輩們的事蹟,以及老師常帶我們到清真館子裡,吃著泡饃、羊肉時,老師朗爽的談笑聲。只是老人家那種帶著濃濃的口音、渾厚又親切的熟悉聲音,今後我再也無法聽到了。

葬禮結束大夥兒要離開時,我不禁回頭再看一眼,想到一代武林巨擘、我的授業恩師,就這麼長眠於斯,心中真有說不出的難過。

今年的教師節我心中多了一份惆悵,因為我再也無法如往年一般,寄給老師一張教師卡,只能以此文致上我心中的悼念。

謹誠摯的祝福 賢達恩師及師母 白老師,在真主阿拉的天堂國度裏安享著平安喜樂。  

通備門人 陳炤明 20139/28教師節於台北

 

註:師母白老師畢業於北京大學外語系,於西安外語學院教授退休,我有幾位日本的師兄早期專程前往西安向馬老師學習武藝,並同時在西安外語學院學習中文,故也是白老師的學生。
 

馬賢達老師,回族,1932年生,祖籍河北滄州,幼承家學,五歲習武,完整而系統的繼承父親 馬鳳圖所開拓弘展的通備武學藝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習練和整理、以及博覽各門各派武術,精通「馬氏通備武學」中之以通備勁染化的劈挂、八極、翻子,戳腳、太祖八斬、螳螂九手、散手、長、短兵格鬥、鞭杆和各類兵刃等。已成為當代世人所共識的「馬氏通備武學」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 馬賢達老師於早年求學時,在武術上即已有甚傑出之表現,1951年在天津獲短兵格鬥中量級冠軍,1952再獲短兵格鬥冠軍、散手中量級冠軍和表演十名一等獎。1953年春獲華北地區短兵格鬥冠軍,技壓群雄,同年秋獲全中國短兵格鬥冠軍。1954年自天津河北師院體育系畢業後,即至陜西師範大學體育系執教,1962年又轉調至西安體育學院主持武術及競技之教學、訓練及研究工作,在西安體院執教22年,1983年初調任陝西省體委副主任,至2001年退休。  馬賢達老師長年居於西安,約50餘年來奉獻於武術教學事業,桃李無數,更有從日本、俄羅斯等地不遠千里求教者。1973年受中國國家體委委託,執筆修訂了「武術競賽規則」,經審定後成為日後全中國武術競賽的規範。並經常出任武術、拳擊、擊劍、摔跤等競賽項目裁判,多次出任中國全國武術比賽總裁判長、總評議長及仲裁委主任等職。1995年被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武術協會授與「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教授」。1998年,由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評為段位制最高段位(九段),在電影《少林寺》裏,曾擔任首席武術指導。

馬賢達老師歷任:陝西省武協主席、中國武協委員、常委、副主席。1983年出任陝西省體委副主任、陝西省政協六屆、七屆常委。

主要著述有:武術基礎練習(一)、大刀王五傳奇、通備拳(日文版)、中國短兵、主編《中國武術大辭典》等。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上海精武體育總會來訪

        為促進海峽兩岸武術交流本協會邀請上海精武體育總會於六月九日蒞臨本會進行交流訪問,該會包括華東平執行會長及陳內華秘書長、徐文慶副局長等共本會由理事長李唐及推廣武術不餘遺力的鍾玉科校長(本會榮譽會長)率領學員們共同接待來訪貴賓,在訪問活動過程中就如何精進武術、加強彼此交流進行意見交換。
現場還有本會學員帶來的武術表演,包括八極小架團練、李俊凱與江慶熙的太極對拳、龔奕的七星刀、楊凱翔的一路劈掛、耿若瑜與耿若水的二路埋伏、殷雷洊的八極拳、鄭立欣的六合拳及小朋友們的短兵對打,會後並辦餐會賓主盡歡。




鍾校長致歡迎詞


華會長致感謝詞


八極小架

八極小架

六合拳

六合拳

八極拳



太極對拳


二路埋伏拳



七星單刀



披掛拳



短兵對擊


致贈紀念盾

贈送短兵一對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2013 政大盃

        2013年政大盃國際太極名家邀請賽於三月三十一日舉行本會由李俊凱及江慶熙兩位選手參加太極對拳比賽經過激烈的廝殺之後榮獲該項冠軍。
        、江兩位選手練習太極對拳時間不到半年卻能脫穎而出,實屬難能可貴。除歸功於李唐老師傾全力指導外兩人平日在太極拳與通備武術上的勤訓苦練,加諸多年來共同習武所油然而生的默契,才能造就今日成果。
(圖一: 比賽會場,圖二~三:接受大會頒發冠軍獎狀)
圖一

圖二

圖三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20130323 老師生日快樂

        二月二十三日適逢李唐老師的生日宜蘭人文中學的同學很厚功地帶來當地非常著名也是團購人氣商品的蛋糕來給老師慶生,而且還送上生日卡。老師許下生日心願希望同學在武藝上能更加精進,並能持之以恆練習,最重要的是能夠將武術昇華成一種生活哲學。老師隨即閱讀同學們寫的賀卡,大家一致感謝老師不僅在武術上給予指導,讓大家享受武術的樂趣,更從老師身上學到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並立志要努力習武老師開玩笑地說,這張卡片是最好的證據,不准同學反悔,半途而廢

(圖片一~三:老師與同學們愉快地享用美味的蛋糕)
圖一

圖二

 
圖三